私欲,也是,不是,其意,天理人情

提問: 向“守拙ni”請教:為什么我們很難——感化“小人”? 問題補充: 為什么大伙公認的——單位里的“小人”,領導勸其與人為善,她卻變本加厲地對待其他同事?和這樣的同事,怎么相處?領導又因她掌握著公司的命脈(不可告稅務局的事),而不能辭退她。為什么我們很難——感化“小人”?另,題外話:曾有好心的姐姐給我一個字條,其中一條是:我們要感謝傷害我們的人,因為他們的傷害讓我們變得——堅強!真的是這樣嗎?是不是有點阿Q?阿Q精神是不是一種精神鴉片,之后,還是心靈痛?!2010-08-25 20:01 提高懸賞25分 医师解答: 正人要先正己。感化,不是教訓,不是求人,也不是命令。要以德服人。就像《大學》說的那樣:“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此所謂“物”,即是與天理人情不合之私欲;有私欲,則知見偏邪,不得其正。有私欲就不會有正確的見解,也了解不清事情的真相。領導利用她做了不可告稅務的事。在現在這個時期是司空見慣了,但是這是因私欲所為。就是說領導對她不具備感化力了。感化要用慈悲和善念來攝受他人。他們之間只存在利益關系。 利益關系雙方沒有高下了,不是以領導的身份可以定誰高誰低的了。《弟子規》講過:勢伏人,心不然;理伏人,方無言。自己沒有足夠的威德,是不能要求別人的。壓服只是一時的。現代人不講倫理尊卑的,壓服都難了。大家都不懂得這個道理,一味地只能懷恨而忍,不能想出別的辦法來解決,就是阿Q精神。假如明白問題的根結所在,明理義、守本分,從自身的貪欲和不潔開始下手,革除自心的私欲之“物”。克己修身,講和諧、不爭斗。默默地起著感化他人的作用。這是忍辱精進,不是阿Q。這里說到德,德通“得”,循道而為才能有德(得)。道是自然的規律,也是天理,也是良知,就是古人所講的道德。現在有道德的人,依然會受人尊敬,不管他是做什么工作,是什么職務。但是人在什么職位,必須要有與地位相應的品德。就是古人講的:厚德載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ib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