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流派,儒家,孔子,百病

提問: 道家養生與中醫養生有什么區別? 問題補充: 医师解答: 中醫養生和道家養生的概念是大小的區別,中醫養生包括道家流派養生,儒家流派養生和雜家流派養生,道家只是中醫養生的一個流派罷了。1,道家流派 以老、莊為代表。認為“道”是指天地萬物處于經常的運動變化之中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規律的基本法則。主要觀點有:①清靜無為 教人要心神寧靜,不輕舉妄動。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生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養生家所重視,浸透于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個方面。②貴柔、歸真返樸 道家認為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卻是富有生命力的。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歸真返樸”。③形神兼養 道家除倡導去物欲致虛靜以養神外,也充分肯定養形的作用。如道家倡導的既靜神又動形的導引術,從產生開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2,  儒家流派 以孔、孟為代表。孔子在當時人均壽命不到30歲的時代,活到了73歲,這不能不說是得益于儒家養生思想。主要觀點有:①行則從禮的寡欲原則 認為 “養心莫善于寡欲”。七情六欲人人皆有,然而只能在社會許可的條件下實現欲望,不可有過分的要求,這就需要遵循“禮”的原則,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要遵紀守法。②階段養生,君子三戒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是說過早地介入性生活,不利于身體的生長發育;“及之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是說雖然有爭斗的能力,也不要去“斗氣、斗勇、斗勝”,要“知足常樂”以預防疾病;“及之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是說老年之時,體力與精力均明顯下降,不要貪得無厭,要以自己的心身健康為重。③護養身體,預防疾病 提倡合理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時、勞逸適度、飲食有節等,反之,“寢處不適,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④食不厭精,更要衛生 孔子強調食品要精細、烹調要得當,進餐要定時,以保證飲食的營養豐富,味道香美,利于消化吸收。對于經久變味、腐敗發臭的食物不可食用,以防止疾病的發生。3,  雜家流派 以《呂氏春秋》的思想為代表,是呂不韋組織其賓客各自著述所見所思,“集論”而成,史稱“雜家”。據說書成之后,曾經公布于咸陽市門,號稱有能增減一字者,給予千金獎勵。可見這部書當屬精品之列。在養生方面,主要有以下觀點:①畢數 認為人活百歲以上到達到人類生命的自然壽限叫做“畢數”。不能畢數的是在生命過程中受到了種種危害和干擾。如果能夠排除這些危害和干擾,就有可能達到自然壽限。②趨利避害 為了實現“畢數”,有利于健康的就做,有害于健康的就避。③動形以達郁 眾所周知的“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就是雜家提出的,認為人之精氣血脈以通利流暢為貴,若郁而不暢達,則百病由之而生。這和中醫所說的“氣血不通,百病由生”的意思是一致的。同時指出,活動形體是使體內氣血流通以保障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有效措施,經常運動形體,則氣血流通,百病無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eibi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